三个维度感知名师的思想情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1-20 14:13:56

 
吴正宪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 吴正宪《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3月1日9版 名师名言 数学教育应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提供促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以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好吃”又有“营养”的双重价值追求。
 
李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特级教师,上海市教师团队发展计划历史学科领衔人。 李峻《以“支援模式”帮学生解决问题》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5日11版 名师名言 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学科教学贵在持续点燃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基于学科领域的好奇心、笃行力、思维力、合作力、创造力激发出来,并基于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进行持续引导和培养,而这全部过程首先基于“真实问题”的产生。
 
褚树荣 浙江省首批特级教师工作室负责人,宁波市教育局语文教研员。 褚树荣《课程建设:教师拾级而上的台阶》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4月19日11版 名师名言 一门课程的建设,单有教学研究和建设课程的热情是不够的,单有个体的经验和感性的认识也是不够的,还得要有一定的课程理论,讲一点学理依据。现实的情形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课程建设太需要“由外到内”的理论观照了。
 
程翔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程翔《深究学理讲语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0日9版 名师名言 教育要培养学生三个不迷信:不迷信教师,不迷信课本,不迷信名人和权威。教育要培养学生三个不可怕:考分落后不可怕,但要努力学习;家庭贫寒不可怕,但要有志气;长相丑陋不可怕,但要有一技之长。
 
余自强 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市教育局教学顾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余自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插上双翼》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17日10版 名师名言 我们在提倡探究、努力使我国的传统人文精神科学化的同时,还需要实现科学精神的人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这里发生的每一个重大社会变革,都不能不面对悠久的传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提出了科学课程本土化的问题。
 
冯恩洪 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 冯恩洪《回到原点问道方圆》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6日9版 名师名言 想通大道理才能做好小事情:一节好课由三个维度(教材、学情、教育的时代特点)决定,只有明晰了三个维度的坐标,才能上好一节具体的课。从实践出发,我认为:一节好课是问题引领的课,是合作探究的课,是控制合适、走出“教书”、走进“用书教”的课。
 
于斌 上海市特级教师,现任教于上海市吴淞中学,曾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于斌《从课堂细节中寻求教学智慧》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5月31日10版 名师名言 我赞成那句名言:“一个人不是一个器具,等待教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教师去点燃。”这个点亮的过程就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智慧”,而这种“教学智慧”是值得教师终生追求的专业境界。
 
林乐珍 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温州市籀园小学。“浙派名师名校长”项目实践导师。 林乐珍《灵动源于扎实的课堂改革》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18日10版 名师名言 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对“感悟”二字有着深切体会。感,需要横向实践的积累与探索;悟,需要纵向理论的提升与研究。因为有“悟”,“感”才有了深度,不再盲目;因为有“感”,“悟”才得以诠释,不再苍白。
 
刘同军 山东省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曾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刘同军《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2日11版 名师名言 在教师个人成长之路上,我主张用好两个武器:一个是研究,一个是信息技术。研究能帮我们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认清方向,不被一家一言所左右。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我们的教育教学手段,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罗树庚 浙江省特级教师,现为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曾荣获全国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罗树庚《开放而有创新地教语文》刊发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27日9版 名师名言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错误的认识,认为课程开发与建设是专家的事,是课程顶层设计者的事。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
“名师反思录”是《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的重点品牌栏目,今年共刊发了10篇。我们开设这个栏目的初衷是通过邀请国家级名师,以自撰稿件的形式,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主张萌发、提炼与打磨的过程,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独门绝技”,并针对目前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阐述自己的看法。我们期待褪去名师头上的光环,让一线教师真切地感到名师不仅是可敬的,也是可亲的;不仅只是供人“仰望”的高人,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是可“模仿”的真人。换言之,我们期待这些生动鲜活的名师“心里话”打动读者的心,从而为一线教师的教育反思、人格养成与专业成长助力。
由于版面有限,我们难以将各类名师尽收其中。在约稿过程中,我们力争兼顾建树颇丰的老一辈名师和在教学领域有自己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新生代名师,重在突出名师的教育思想,而不是罗列其从教经历或成就。稿件以名师自撰文章的形式亲切自然地呈现,以期达到与读者心灵交流和思想对话的效果。
不懈追求教育理想
我们发现,不惧艰辛、锲而不舍地追求高远的教育理想,是许多名师的与众不同之处。其中有人从哲学角度追问教育的终极关怀,有人从学科角度探求教育文化目标的达成,最终殊途同归,都指向理想的育人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一直试图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儿童与儿童数学教育。她说:“作为教师,我喜欢儿童,喜欢研究儿童,喜欢研究儿童生长规律,我享受和儿童一起成长的感觉;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喜欢数学,喜欢研究数学,喜欢研究数学教育规律……”在她看来,数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数学与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以数学等具体科学为基础,同时又能为数学等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沟通二者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学生认识世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哲学原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抓住数学的本质,建构良好结构的数学知识群,自然形成有效的问题链,帮助儿童解开数学学习中难解的结。
吴正宪认为,数学教学应实现知识、智慧、人格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促进儿童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促进学生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智慧的发展,完善人格。
浙江省特级教师余自强,曾担任国家科学(七至九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组副组长,也是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从课标研讨开始,他对科学教育本质功能的理解,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他指出,从课程角度看待科学文化,至少有4个基本层面: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过程与方法、科学的实用意义、科学精神或科学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方面应该成为新一代综合科学课程的目标。这实质上也就是对科学文化素养内涵的理解。新一代综合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具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它的设计要关注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统一性,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具有统一性的整体。其次,综合科学课程还承载着以综合科学课程提升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刘同军,以一种诗意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于数学教育的理解:“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他指出,数学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丽和热情,发现数学的价值,并积极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锻炼思维,发展智慧。
探寻教师成长规律
名师成长需要土壤,更需要内驱力。很多名师善于反思,注重总结教师成长的特殊规律。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名师成长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他们拾级而上,不断学习,不断超越,才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浙江省首批特级教师工作室负责人褚树荣在回顾我国教师培训发展的历程时指出,上个世纪我国还没有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现在虽然有教师资格证考试了,但专业难度低于其他行业的准入考试。所以,专业性先天不足、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同时起步,应当是教师行业的特殊性。他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既有渐进性,又有阶段性。所谓渐进性,就好比一棵树的生长,有成活期、成长期、成熟期,有扎根、长干、开花的过程。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是根系,课程素养是主干,教学技能是枝叶,教学业绩是花果。这里不但有知识、技术,还要有阅历、情怀。一个名师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的生长,应当自然成长,无法跨越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因其阶段性,教师的专业发展好像爬台阶,从低到高,拾级而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登峰造极”。以目前健在的语文名师为例,如钱理群、王尚文、王栋生等,他们大都在教法创新、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文化关怀这几级台阶上拾级而登。对一个有专业追求的教师而言,课程建设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一级台阶了。专业发展的蜕变、升华主要是在这级台阶上发生的:一个教师如果能够从课程高度上鸟瞰教学,就能把经验升华为理论,把教学艺术融合于科学。
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程翔也指出,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某些名师自以为读书很多的自满、自负心理要不得,那种被所读之书遮蔽了视野的“井底之蛙”更是要不得。语文教师不仅要教课文,还要超越课文,超越教材,在育人这个更高的层面上去引导学生,去启蒙学生。要想达到这个高度,就必须不断学习。教学无止境,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永远在路上。
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冯恩洪认为,一个师范生由自然人转变为职业人的过程,不是跳过“教有常法”直接进入“教无定法”的过程,而是先要走进“教有常法”,然后淡出“常法”,才能进入“教无定法”的境界。教学“常法”和教师个人的特质结合起来,这样的老师就具备教育家的基础和潜质了。对课堂“常法”进行彻底的本质探寻,才能避免在一节课怎么上的问题上陷入苦恼的深渊。
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很多名师声名远扬的最初原因在于其教学方法的创新,因为无论秉持什么样的教育理想,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课堂与课程。这些名师既遵循“常法”,又“教无定法”,从自己专业旨趣、学科特点与学生情况出发,谱写了自己课堂的独特乐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特级教师李峻指出,大部分教师知道应鼓励学生探究“真实问题”。但很少有教师在学生课后探究过程中能给予持续、跟踪式的过程性引导,“支援模式”缺位的现象比较普遍。要转变21世纪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问题学习”意识和能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真实问题”并判断其研究价值,以“支援模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上海市吴淞中学教师、语文特级教师于斌指出,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教师要重点考虑有可能遇到的各方面细节问题,随机应变。课堂上教师不应总是扮演全知全能的角色,而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考论辩的时间。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林乐珍认为,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特别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她自己倡导并实践的“灵动语文”教学方式,就是希望在教材“学习化”的基础上,从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将“教材”变为“学材”。
程翔在谈到语文教学改革时,明确反对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做法,并对某些教师挖空心思树立威信的做法十分反感。他认为,教师的天职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在让学生得到发展提高的同时,教师自己也得到了发展提高。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学生的发展提高。他认为,教师要善于隐藏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
冯恩洪则指出,中国的课堂教学,以书本为中心的味道很浓。教师的教学设计常常是教师钻研教材的结果,来源于教师的主观预期。他认为,课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将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不应源自教师的主观,而应依据来自学生的问题。好课堂的美,不是完美,而是缺陷美。这是一个不该忽视却被很多教师忽略的维度。
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特级教师罗树庚回顾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时说,课改初期,他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种“得意忘言”的现象,即只重视学生的感悟、理解,偏重内容分析、情感体悟,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即偏重“人文性”,对“工具性”重视不够,也就是对“语用”方面重视不够。他在教学中努力矫正这一弊端,同时力争“因文而异教语文”,就是对于不同文体的文本,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教学策略。
《中国教育报》2018年01月10日第10版 版名:课程周刊·名师反思录
 


Copyright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5024443号-1
地址:河北省泊头市解放西路光明街150号  邮编:062150
http://www.btzyxy.com.cn  建议您使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